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本人上颌骨囊肿的治疗历程,后面如果有人有相同病症的话,也可以以此为依据,根据自己的状况,及时去医院检查。

1. 前言

对于上颌骨囊肿这个名词,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,但是其实这种病还是比较常见的。顾名思义,上颌骨囊肿其实就是长在上颌骨位置的一个囊肿,这种病大多数时候并不严重,而且囊肿一般也都是良性的。

有的人囊肿比较小,如果不做检查的话,可能都不会发现在颌骨部位长了一个囊肿,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做什么处理;对于稍大一点的囊肿,其实在门诊做一些引流,往往也能很快解决,恢复起来也很快。然而很不幸的是,我的囊肿比较大,必须要通过手术才能摘除。

2. 起因

今年六月份正好毕业,收拾完东西,租好房子后,其实就等着入职了。虽说要处理一些毕业的事情,但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,跟着流程来,也都顺利完成了。然而,就在走完入职手续后,我发现我的鼻子左侧的脸颊似乎有点肿,用手摸一摸的话,是能感觉到有个肿块在里面的,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,心想这是什么情况,早不出现晚不出现,偏偏在我入职后出现这种情况。

当时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不先别管了,等到培训结束后再说,毕竟只是看起来有点肿,摸起来也不痛,似乎也没什么太大影响。然而自从我发现这个现象后,就总是忍不住摸脸上肿胀的地方,最后还是忍不住去了小区门口的牙科诊所看了下。然后我一次听到了颌骨囊肿这个词。

当时诊所的的医生判断囊肿大概是3x2cm,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囊肿了,拍完片子后也发现确实如此。像这么大的囊肿,诊所自然是无法摘除的(当时天真的我以为也许在诊所引流下,把这个包里面的液体引流出来就好了),况且由于诊所没法做病理检测,实际上他们也没法确定这是一个良性的囊肿还是其他更严重的东西。于是就推荐我直接去武大口腔那边挂号看一下,挂的是头颈肿瘤科室的号。

当时我大脑瞬间一片空白,毕竟我上次去这种大医院,还是小学手臂骨折的时候,况且那时候也只是打了个石膏。这时候突然要我一个人去医院,挂号看病的流程我也不清楚,尤其是这种病听起来似乎还很严重,入职的喜悦也被冲的一干二净,只剩下忧虑。

3. 初诊

医院看病的流程其实也挺清晰,基本就是下面几个步骤:

  1. 网上挂号;
  2. 用身份证(如果没带身份证就需要填个单子),办就诊卡,充值;
  3. 到对应的科室前台处签到,后面就等叫号就可以了。

看病的过程也算是一波三折,由于当天临时挂号,排的位置很靠后,轮到我的时候,已经很晚了。专家看完后,觉得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囊肿,但是还需要片子确认,然而科室的电脑没有联网,而且诊所拍的片子生成的电子文件也没法在手机上预览,于是只好在医院又拍了一次片子。由于第一次去医院,对各个窗口也不是很熟悉,所以缴费没有那么及时,轮到我拍片的时候,离下班也就半个小时左右,这里提醒去医院看病的小伙伴,一定要及时缴费。

不过还好,虽然片子还没有打印出来,但是电脑上已经能看到了,最后诊断是上颌骨囊肿。而且比较麻烦的是,由于囊肿已经比较大了,所以只能住院做手术摘除,如果拖的太晚,那涉及到到的五颗牙齿可能都保不住了,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,不过囊肿的问题是最严重的。然而想到我马上就要参加公司的培训了,所以只能往后推迟一个月。毕竟刚入职就请假,而且还错过公司的培训,那绝对是能够让自己凉透的操作。

4. 住院前夕

幸好,将近一个月的培训中,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情况,培训也算是圆满结束,只是囊肿似乎越来越大了,感觉有点压迫眼睛(也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),幸好培训过程中比较投入,虽然总是忍不住想囊肿的事情,但是由于把自己每天的计划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,所以也没有多少闲工夫来思考这些杂事,只是偶尔空闲的时候,心情总是会有些沉重,然而还总是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,毕竟培训期间还是要好好表现的,这种割裂感往往才是最让人无力的吧。

虽然不想请假,但是该请还是要请,毕竟八月份就必须要把手术做了,如果拖到国庆,虽然不用请假了,但是可能那几颗牙也就和我说再见了。

然而请假也没有那么顺利。

本来以为八月初就能做手术,然而医院那边却一直没床位,问什么时候有床位,一直不确定。我这住院证都开了一个月了,那我至少相当于提前一个月排队了吧,结果还要等。等也就罢了,连个确定的日期都不给,这让我怎么请假?毕竟这还是一周的长假。本来请这么长的假就已经很不合适了,如果临时请的话,那就更不合适了,况且培训结束后,公司也要安排项目了,你这还有这么长的一个假不确定什么时候请。当时真是压力山大,生怕什么事情做不好。

最后终于确定了在八月中旬做手术,也赶紧请了假,由于是全麻,需要有家人陪同。然而我家里人都在千里之外,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,如果是外省的人,还需要三天两检,也就是说到达本省后,必须第三天的核酸阴性结果出来后,才能进医院,那时候我才能做手术,如果能安排上的话。

我头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疫情的恶意,在此之前,各种核酸检测,层层加码,虽然不是很喜欢,但是也没有怎么抵触,毕竟大家都一样,况且我也不怎么喜欢出去。然而周三开始的假,周一我才知道还有这种政策,毕竟之前我以为的三天两检是落地捡,加上24小时后的核酸检测是阴性就可以了。

于是马上联系家里人,正好我姐夫在,于是连夜坐飞机赶了过来。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医院周末不做手术,如果而且做完手术后也需要恢复,如果真是因为家属没有陪同,导致延期到下一周做手术,那么上一周的假相当于白请。

5. 住院

就这样,周三上午到了医院办入院手续,结果上午没有床位,只好推迟到了下午,期间也把各种手术前的检查做了一遍,因为来之前通知如果顺利的话,第二天就能安排手术。结果自然是没有那么顺利,不过最终还是安排到了周五手术,这样有一个周末作为缓冲,也能多恢复一下。

虽然住院之前的经历并不愉快,但是住院后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,医院的医生都挺细心的。尤其是术前需要做根管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术后也不会脱落。由于我五颗牙都需要做根管,当时通知的时候,已经快中午了,一个下午肯定做不完,但是当医生知道我第二天早上要做手术的时候,硬是从下午两点做到了晚上快九点,中间也没休息,顺利做完五颗牙。这里还是要点一个赞。

不过做根管的过程也是有些痛苦,毕竟时间很长,想想近七个小时,大部分时间躺在椅子上,时不时还要拍片判断填充物是不是到了正确的位置,再有就是嘴要一直张着。那种经历我这辈子都不想体验第二次。

相比而言,手术倒还算顺利,毕竟全麻也没什么感觉,手术两个小时就结束了。

下面是摘除的囊肿的照片。

高能预警!!!!!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华丽的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WechatIMG45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

由于是全麻,做完手术后脑袋昏昏沉沉的,直到快到晚上了,才真正清醒过来。手术部位用冰袋冷敷,主要是为了消肿。

不知道是镇痛泵还是其他缘故,虽然我左侧几乎所有牙齿牙龈部位都有缝线,但我却感觉不到疼痛。但是我后面在网上搜索了一下,镇痛泵其实作用也没有那么大。那应该就是医生手术做的比较好吧,所以不怎么痛。

看到我做完手术后状态还行,我家里人就回去了,毕竟还要工作的。

后面几天就是挂吊瓶,一些消炎之类的药,脸也没一开始那么肿了。

于是到了下周一,上午挂完吊瓶后,就出院了,刚好下午上班。这样算起来,实际上就三天半的假,也算是一切顺利,然而由于社保系统升级,导致社保卡没法办,于是只能先自费垫付。结果这刚上班,还没怎么赚钱,就要家里先贴钱了,这也没谁了,没钱,真是连病都生不起。

整个住院过程就算是结束了。

后续就是等待切口的愈合以及颌骨重新长好了。

住院期间的话,对于短期住院,也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,只要下面这些其实基本就够了:

  1. 拖鞋
  2. 纸巾
  3. 一套换洗衣物(可无),一套开胸睡衣
  4. 脸盆
  5. 洗漱用品
  6. 毛巾

如果是长期住院,比如一周以上,那就需要多准备点东西了。

此外关于住院、挂号、手术、复查的医生,其实我也挺迷的,因为负责住院的医生、看病的专家、手术的医生、复查的医生,都可以不是一个人……

只是说看病和做手术的医生是同科室,不知道大医院都这样子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。

6. 复查

1. 伤口发炎

虽然出院的时候脸还是有点肿,但是医生说慢慢消肿,所以也就没在意。然而一周后,手术部位出现了一个硬块,而且脸更肿了。由于科室周末没有号,只能周一到周五挂号,顿时让我陷入了两难的抉择。毕竟这才刚请完假不久,总不能又请假去复查吧,于是只好挂了上午最早的号,结果医生查房很晚才过来,导致差点上班迟到,不过也确实是发炎了,需要打几天消炎针。当然也是第一次这么晚到公司,鉴于之前实习期员工的传言,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恶意。

不过还好,打完消炎针后,硬块消失了,只是脸依旧有些肿,可能是一些积液需要时间慢慢吸收吧,

2. 术后一月复查

兜兜转转,做完手术也一个多月了,虽然切口都愈合了,一些缝线也渐渐吸收了。但是牙龈部位一直有些肿胀,按一下就瘪下去了,只好先去小诊所看了下(挂号太难了),可能问题不大,也可能是和原来囊肿所在的位置形成了通道,那就比较麻烦了,只好等下周去医院复查了,希望一切顺利吧。

未完待更。。。


7. 后记

在口腔的囊肿里面,上颌骨囊肿算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了,因为术后的复发率低一些,而下颌骨囊肿,术后的复发率就要高很多。

此外之前还没怎么注意,上班了后才发现,很多面向社会的机构,都是周一到周五上班,或者很多业务都是周一到周五才能办,这就和正常的上班时间一样,所以要办什么业务只能请假去办,也不知道类似的这些机构,什么时候可以调整一些时间,比如工作日的某天调整到周末,这样也不用非得请假才能去办理业务了,只是现在看来,似乎任重而道远。